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语:TürkiyeCumhuriyeti;英语:TheRepublicofTürkiye[13]),简称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亚欧国内两洲的国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与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点和地缘政治策略意义极为要紧,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国土面积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8537万(2023年),土耳其族占80%以上,库尔德族约占15%,全国共分为81个省。
1299年奥斯曼一世打造奥斯曼帝国。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16世纪~17世纪,特别是苏莱曼一世统治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地区地跨欧洲、亚洲和非洲。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1]土耳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此得以统合。19世纪时国力开始衰落,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首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战后帝国解体。1919年,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十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1]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范围均实行欧洲模式,是欧盟的候选国。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经济合作与进步组织创始会员国和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亦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2021年,土耳其国内生产总值8027亿US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39US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0%。[1]
中文名
土耳其共和国
外文名
TürkiyeCumhuriyeti
TheRepublicofTürkiye[13]
简称
土耳其
所属洲
亚洲、欧洲
首都
安卡拉
有关星图

土耳其历任总统
共12个词条21.4万阅读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第12任

阿卜杜拉·居尔
第11任

艾哈迈德·内杰代特·塞泽尔
第10任
查询更多

北约成员国
共32个词条286.7万阅读

美国
加入时间:1949年4月4日

英国
加入时间:1949年4月4日

法国
加入时间:1949年4月4日
查询更多

土耳其景点
共13个词条2.5万阅读

伊斯坦布尔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是交流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与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块组成土耳其海峡(又叫黑海海峡),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东经29度零分,北纬41度零分)。全长30千米。北面入海口最宽处3.7千米。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驻土耳其大使瓦西尔·博德纳尔(VasylBodnar)表示,已向土耳其方面提出了正式请求,期望土方考虑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俄军舰通行,并呼吁土耳其对俄罗斯飞机关闭其领空。2022年3月26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水域出现一个疑似水雷的物体。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已经中止通航。

摩索拉斯陵墓
摩索拉斯陵墓坐落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被高6米的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时候战车。此陵墓著名之处除去建筑外,还有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布赖亚斯(Bryaxis),莱奥哈雷斯(Leochares),斯珂帕斯(Scopas),和提摩太(Timotheus)制造,每个人负责陵墓的其中一边。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清真寺必不可少的尖塔高43米,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aga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斯坦布尔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查询更多

联合国成员国
共193个词条95.8万阅读

阿尔巴尼亚
加入日期:1955年12月14日

阿尔及利亚
加入日期:1962年十月08日

阿富汗
加入日期:1946年11月19日
查询更多

土耳其参战的战役
共12个词条9246阅读

瓦斯罗伊会战
瓦斯罗伊会战,摩尔多瓦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者的一次战斗。

卡拉法特之战
卡拉法特之战,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军队攻城失利的一次战役。

瑞达利亚战役
瑞达利亚战役是公元1517年马穆鲁克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战役。
查询更多

欧洲对中国公民推行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区域)
共11个词条5.2万阅读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语:РэспублікаБеларусь,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Беларусь,英语:RepublicofBelarus),简称白俄罗斯,坐落于东欧平原西部,东邻俄罗斯,北、西北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交界,西与波兰毗邻,南与乌克兰接壤,国土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白俄罗斯全国划分为明斯克、布列斯特、维捷布斯克、戈梅利、格罗德诺、莫吉廖夫6个州和1个直辖市(首都明斯克)。截至2024年1月,白俄罗斯人口916万。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白俄罗斯(“白色罗斯”)一词始见于1135年编年史。公元862年,白俄罗斯土地上建成波洛茨克城堡。9-12世纪,以该城堡为中心形成波洛茨克公国。13世纪上半叶形成白俄罗斯语文字。13世纪中期-18世纪末,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18世纪起并入俄罗斯帝国。首次世界大战后期,1918年3月25日,根据《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宣布独立,打造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1919年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并入苏联,成为苏联代理共和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恢复独立。现为独联体和集体安全条款组织的成员国。2024年7月4日,白俄罗斯成为上合组织第10个正式成员国。2022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730.56亿USD,同比降低4.7%。
对一位作家来讲,旅游好像是不可以没的而且贯穿着整个生命经历。作家透过文字叫你走进一个世界而不仅仅是挨近。走进还是挨近,完全不同的诗和远方。
他们说的你的幸福是不是真的?世界这么大,为何不趁早出去走走
伊斯坦布尔
作者:蔡磊
一
伊斯坦布尔是此次土耳其之行的第一站,那就先从伊斯坦布尔说起。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也是古时候丝绸的道路的终点。
刚开始,我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待到写下这类文字,才悚然一惊,我是从西安——也就是古长安——出发的,那里可是著名的古丝绸的道路的起点呢!
也就是说,一块一落之间,飞行时间虽说只有十个小时,居然也是一次丝路之行啊。因为时差的关系,明明在飞机上坐了十个小时,但手机时间显示仿佛只有五个小时,此行就更看上去有的穿越和魔幻了。
世界真的不大。
历史就在身边。

做为一个城市,伊斯坦布尔在一个相当相当漫长的时间段里,可谓是世界闻名威名赫赫的超级大城市。
著名的拿破仑甚至将它称为“世界的首都”。这话算不能夸张,因为坐落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守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策略地位极为要紧,即便是在今天,无论是对土耳其、还是对中东乃至世界,伊斯坦布尔也都绝对不是一个能随便绕开或者忽略的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里对全球局势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也并不过分。以至于土耳其现在的首都安卡拉的名声也远远没办法与之相提并论。
2010年,伊斯坦布尔还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
对土耳其和伊斯坦布尔,我是心向往之久矣。
国内专业旅游社的安排非常到位,典型就是无缝衔接,出机场来到酒店,旅游社安排的专职导游已经等在那里了。
导游的中文非常不错,自我介绍说他的土耳其名字非常难记,让大家就叫他徐福就好。从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可以看出,过去在中国学习过的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还是蛮熟知的。
我说他无论是外貌还是说汉语都非常像大家新疆的维族或者哈萨克人,他说那是自然,突厥人当年就是从新疆阿尔泰山那边西迁而来的嘛。他还说现在土耳其语和新疆维族人语言还有相同之处,比如关于一二三四的数字的说法就完全相同。他又说他除去在厦门大学学过中文,也到过中国新疆和西安、兰州等地。
他还说兰州的牛肉面不美味,由于“全是面”!我忍不住哈哈大笑,面条不美味是什么原因居然“全是面”,这算什么理由?
土耳其人也吃面,但主如果各式烤饼烙饼,可与其说他们是在吃饼,不如说他们是以面饼为容器,将烤好的牛肉或者羊肉和菜或卷或包地聚拢一处,辅之以各种酱料,然后大快朵颐。
食用方法非常土耳其。味道也非常土耳其。我喜欢。
土耳其烤肉真的非常不错吃,外表焦香,内里多汁,技艺手法典型是大家爱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有了“美味千千万,烤肉最少占一半”之说。

历史悠久的伊斯坦布尔不止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徐福领着大家登上穿行在伊斯坦布尔闹市间的轻轨,第一站就是人流熙攘各式小贩叫卖的老广场——苏丹艾哈迈德广场。
这里曾是伊斯坦布尔老城的中心,罗马帝国年代的竞技场。已然成为伊斯坦布尔城市象征和地标建筑的蓝顶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与托普卡帕宫与此地都是咫尺之遥,怪不能游客云集,摊点海量,不少卖的都是老玉米和比国内的大不止一倍烤板栗,还有不少商贩头顶托盘来来去去。
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放眼望去,来自古埃及(它曾是古老帝国的一个行省)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方尖碑,依旧完好如初地矗立在广场正中,显示着当年拜占庭帝国的东征西讨的赫赫武功,也就瞬间将人带入到过去的过往。
特别是站立在已经残缺不全的、被称作墙柱的君士坦丁方尖碑和来自古希腊的没了蛇头的青铜蛇柱前,咫尺之间,埃及、希腊、古罗马齐集一堂,能不叫人感慨时光的无情和历史的风云变幻?
双眼真是不够用。特别是到了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老皇宫托普卡帕宫之后。
几座建筑本身就大有关联。

先说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原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土耳其著名的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由伊斯兰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metaga设计建造,因寺内墙壁全用蓝白两色刻有丰富的花纹和图案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得名——据了解多达21043片,是伊斯坦布尔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的圆顶,所有清真寺都必不可少的尖塔高43米,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着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有六根尖塔,只不过因为发音相近,当初修建时建筑师将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命令听成了“六根的”,这才有了此违规之举,也算是将错就错吧。
建造蓝色清真寺的初衷,是为了和阿亚索菲亚教堂角逐,但它事实上却在规模和内部空间的平衡方面,已经超越了阿亚索菲亚教堂,面积达到4608平米。
蓝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点,在于它那透光性能最强的260扇窗户。伴随时间的推移,后大家为了加大采光,对原来丰富多彩的窗户进行了修缮,结果采光是增强了,原先的幽深神秘却也消失了。
清真寺被包围在一片葱茏的树木中,6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三排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寺院的四角和中央,主殿上是层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大圆顶;后院则是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圆顶。白绿相间,十分赏心悦目。

寺院共有八个入口,分布于宽阔的院子的三个方位,便捷大家进出。走过门框均由大理石铺成的三道门,便进入内庭,里边粉红砾石、大理石或斑岩的大石柱之间以拱门相连接,拱顶着30个圆顶。中央圆顶通过角穹靠在4个突出的拱上,角穹则依次依托在4个直径1.6米的巨大的圆形有凹槽的角柱上;4个半圆顶各占据中央圆顶的一方,每个角边的小圆顶则构成了清真寺的底座。苏丹的画廊在左侧边角处,旁边是阿赫迈德一世的忏悔室。
用于洗礼的喷水池占据了内庭的中心,四周是6根大理石柱。真诚的教徒进入寺内之前,都会在这里净手净脚,女游客则要在这里戴好头巾,男性也要脱掉鞋子。
记得很多年前,出于好奇,我曾看过一本哈里发圣训实录,别的内容都记不能了,但里边关于个人卫生的各项说教此时却忽然都回忆起来,不由地暗自感慨圣训的无微不至和深入人心。
或许,事情正如美国学者小阿瑟·戈尔德斯密特和劳伦斯·戴维森合著的那本《中东史》所说:“伊斯兰教只不过一种宗教和生活方法,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西方此前低估了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心理和头脑的影响;后来则高估了这一点。”

清真寺外边有由36座大小不一样的墓地构成的陵园,中间一座是艾哈迈德一世的。陵前是一座19世纪的大理石石面的钟塔,后面就是图书馆。陵墓始建于艾哈迈德在位之时,死后由其子奥斯曼二世监督完工。
该陵为方形,圆顶式的门廊,后院有广场。入口的大拱形门由6根大柱子撑着,中央为一十字圆顶,旁边是一小圆顶。黑檀木的墓门上刻着《古兰经》经文。
灰胶纸拍板窗现已被玻璃窗所替代,使里边看上去很明亮。窗间细镶板为七世纪的瓦所覆盖,分别为深绿、深红、蓝色和白色。
这一瓦饰的惊人特征在于内部深蓝的背景下,又有一组冷淡的白色铭文。圆顶和墙是泥夯的。在面对入口的大理石神龛上,写着奥斯曼二世关于建造该陵的碑
地4000多平方公里的卡帕多奇亚有着独特的地貌,火山喷发后产生的熔岩在自然风蚀后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蜿蜒绵长的岩石褶皱、沟壑纵横的峡谷、像蘑菇普通的石笋和石柱,所有宛如露天的奇石博物馆——这里是“地球上最像月亮的地方”。驾驶ATV车穿梭其间,与不同色泽的小石峰近距离接触,仿佛置身科幻电影。
在前往格雷梅小镇的公路上,紧紧排列的洞穴酒店同样是不可错过的体验。据当地人介绍,这类洞穴酒店真的是开凿洞穴建成的,冬暖夏凉,极其舒适。酒店露台可以收成绝佳的视线,无论是观赏格雷梅镇的夜景,还是坐着热气球看日出,抑或是单纯地发个呆,都叫人念念不忘。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既是亚欧地理交会点,也是亚欧文化融汇点,更是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国内的城市。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跨海大桥上,左手亚洲、右手欧洲,两种文化在这里分隔,两种文明也在这里融合。